調查:超過六成民眾近三個月遭遇過詐騙,查證假新聞能力信心下降

詐騙議題受到全民關注。2023年台灣網路報告顯示,67.68% 民眾近三個月內從各式管道,包含:電話、簡訊、線上廣告、網路購物等遭遇過詐騙訊息,3.71%民眾因此受騙。雖然民眾普遍有信心可以辨別詐騙手法,但仍有11.57%民眾沒信心處理詐騙,顯示相關政策應加強防詐騙宣導並加強防護措施,以提升民眾防詐的能量。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 公布2023年台灣網路報告,結果顯示,2023年台灣個人上網率為84.67%,較去年略高。觀看免費影音、買東西與行動支付是台灣民眾三大使用率最高的網路應用服務。針對聊天機器人、ChatGPT、加密貨幣等新興科技,台灣民眾尚存在疑慮,採悲觀觀望者比例最高,達32.27%。目前完全沒有使用過數位語音助理和ChatGPT 的民眾比例仍逾半數,凸顯台灣在推行新興科技使用仍有很大的著力空間。

其中不實訊息與詐騙反映出台灣民眾的普遍焦慮。除了對詐騙沒有信心處理,民眾查證新聞真假的能力信心也比去年下降。調查顯示,台灣民眾查證新聞真假的能力有信心者占40.94%,低於沒有信心者的48.3%。兩者差距拉大,代表民眾對自己查證新聞真假能力信心下降。同時,民眾也對社群媒體的訊息品質不具信心,69.55%社群媒體使用者同意「社群媒體上的訊息不太可信」的敘述。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教授鄭宇君建議,「民眾可以用同心圓理論,在自己關注的領域上培養防詐騙素養後,向外協助身邊的長輩、孩子查核網路訊息,避免他們遭遇網路詐騙。最外圈是社會其他人,如此一來才能更為廣泛提高社會對假訊息的韌性。」

關於防治不實訊息的責任,超過八成民眾認為大型網路平台與政府皆應該建立規章制度來管制不實訊息。為了對抗不實訊息,一些如Facebook、Twitter 等社群平台已開始標示有問題的訊息,稱為flagging。但民眾多未注意到,47.07%社群媒體使用者表示從未在平台上見過不實訊息的警示機制。本次調查進一步發現,20.17%民眾在網路上接觸到假新聞、假訊息、不實訊息時,願意主動採取更正行為,顯示民眾線上更正行為逐漸萌芽。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教授陶振超也表示,「年輕人對隱私的想法與這代人不同,現代年輕人的數位霸凌經驗是上一代無法體驗的,因此他們對數位隱私的重視程度可能比大人更高。」

現今科技發達,手機的使用率也越來越普及,隨著科技的便利,在網路上就能隨時接收到新聞及訊息,而有些人接收到訊息後就會傳送給親朋好友們,殊不知消息是錯的,建議在未確認事實真假不要貿然行動,勿輕易相信網路,以免以訛傳訛。

詳文請見資安人新聞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