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刑警組織(European Union Agency for Law Enforcement Cooperation, Europol)2025年6月30日宣布搗毀一個加密貨幣投資詐騙集團,該集團從全球5,000多名受害者手中洗錢4.6億歐元(5.4億美元)。歐洲刑警組織表示,這項行動由西班牙國民警衛隊(Guardia Civil)執行,並得到愛沙尼亞、法國和美國執法部門的配合。歐洲刑警組織表示,對該集團的調查始於2023年。此外,這起加密貨幣詐騙案的五名嫌疑犯於2025年6月25日被捕。其中三人在加那利群島被捕,另外兩人在馬德里被捕。
歐洲刑警組織表示:「為了實施詐騙活動,該犯罪網路首腦據稱利用遍布全球的同夥網路,通過現金提取、銀行轉賬和加密貨幣轉賬等方式籌集資金」。這類騙局通常遵循一種被稱為「加密貨幣信任誘餌(cryptocurrency confidence)」或「浪漫誘餌(romance baiting)」,(之前稱為殺豬(pig butchering))模式註1,詐騙集圑會在數週或數月內慢慢與受害者建立信任,通常是透過約會應用程式或友好聊天——然後說服被害者投資虛假的加密貨幣平台。在幕後,詐騙者會使用社交工程技巧,例如虛假的交易儀表板和腳本對話,來維持這種假象。資金一旦存入,就會透過一個稱為「分工(layering)」的過程轉移到多個帳戶,這使得當局更難追蹤。據信,這些網路犯罪分子在香港建立了一個企業和銀行網路,非法取得的資金透過錯綜複雜的支付閘道和用戶帳戶,以不同的人名和不同的交易所進行轉移。
此前不久,美國司法部提起民事沒收訴訟,尋求追回超過2.25億美元的加密貨幣,這些加密貨幣與越南和菲律賓的加密貨幣信任騙局(浪漫誘餌)有關連。歐洲刑警組織稱,這些網路詐騙計劃的「規模、種類、複雜程度和影響範圍」是前所未見,並且由於人工智慧 (AI) 技術的日益普及,有望超越重大犯罪和有組織犯罪。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United Nations Office on Drugs and Crime, UNODC)區域分析師John Wojcik於2024年年底表示:「跨國犯罪集團利用生成人工智慧進行網路詐騙,這是東南亞地區觀察到的一個複雜且令人擔憂的趨勢,也是犯罪活動的強大倍增器」。
根據國際刑警組織2025年6月發布的報告,網路犯罪報告佔西非和東非所有通報犯罪的30%以上。其中包括網路詐騙、勒索軟體、商業電子郵件洩漏 (BEC) 和數位性勒索。國際刑警組織表示:「網路犯罪的蔓延速度持續超過阻止與預防網路犯罪的法律與執法體系」。並補充道:「75% 的受訪國家表示,其相關法律框架、配套和起訴能力亟待改進」。這類詐騙行為之所以難以打擊,部分原因在於犯罪者會利用法律漏洞和不建全的國際法。如今,許多詐騙者使用合成身分(利用竊取或人工智慧產生的資料建構的虛假身分)來註冊帳戶或租用銀行帳戶。且招募「錢騾(Money Mule」(如下圖)註2來轉移資金,而這些「錢騾」往往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參與了犯罪活動。
圖:加密貨幣的錢騾詐騙
為了實施此類投資詐騙計劃,犯罪分子會利用豐厚的工作機會,將不知情的亞洲和非洲人引誘到東南亞,並將他們強行關押在由來自中國的跨國有組織犯罪集團運營的「詐騙藏匿點」內。據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 AI)稱,柬埔寨已發現多達53個詐騙藏匿點。該非營利組織表示,「侵犯人權的行為已發生或仍在繼續,包括人口販賣、酷刑和其他虐待、強迫勞動、童工、剝奪自由和奴役」。許多被迫進入這些詐騙藏匿的人最初被承諾在國外提供技術或銷售等工作機會。一旦被害者抵達柬埔寨,護照立即被沒收,並被迫在暴力或債務威脅下詐騙他人。
2024年,美國和平研究所((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 USIP)透露,柬埔寨每年網路詐騙的收益估計超過125億美元,相當於該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一半。這種非法活動的影響如此之大,以至於印度駐柬埔寨大使館在其網站上發布醒目的警告,敦促公民警惕落入人口販子手中,這些販子以高薪工作為藉口,脅迫求職者進行網路金融詐騙和其他非法活動。
ProPublica最近的一份報告進一步揭示此類犯罪活動的背景。報導稱,一些中文Telegram群組正在向詐騙者宣傳租用美國銀行、大通銀行、花旗銀行和PNC銀行帳戶的優惠,詐騙者隨後利用這些帳戶洗錢。Telegram已開始對其中一些頻道採取行動。根據Meta公司向調查新聞機構提供的聲明,自2024年初以來,該公司已檢測並刪除不少於700萬個與亞洲和中東詐騙中心相關的Facebook帳戶。
註1:浪漫誘餌(romance baiting):詐騙集圑通常會透過約會應用程式或社交媒體等網路平台與受害者建立關係,然後利用這種關係誘騙受害者投資虛假的加密貨幣平項目。詐騙集圑不會直接向受害者索取錢財,而是操縱受害者,使其相信自身正在做出明智的財務決策。
註2:錢騾(Money Mule:錢騾交易是欺騙集圑用來洗錢的一種手段。錢騾是指接受他人提供的現金,然後用自己的個人帳戶替他人將資金轉移到其他帳戶的人。錢騾交易所涉及的資金通常是通過網路犯罪、毒品交易、人口販運甚至恐怖主義等犯罪所竊取或產生的。通過社交媒體、電子郵件或直接消息來招募錢騾是很常見的。欺騙集圑會與受害者聯繫,要求受害者協助轉移資金,以換取報酬。錢騾也可以通過看似合法的線上招聘廣告進行招募,這些廣告為求職者提供「快錢」。欺騙集圑甚至可能在街上直接被招募。欺騙集圑通常會利用多個錢騾通過多個帳戶轉移資金,使銀行、金融服務提供者和當局更難追蹤到欺騙集圑。欺騙集圑使用錢騾而不是自己實施犯罪的原因是為了保持匿名,這樣任何後果都將由錢騾承擔。錢騾經常是在沒有意識到他們是一個更大的計畫的一部分並且正在犯罪的情況下被招募的。
本文參考自:https://thehackernews.com/2025/06/europol-dismantles-540-million.html